- 积分
- 1298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8-2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我们的汊河镇到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只有28公里,仅一个汊河经济开发区就吸引了苏资企业100余家,我们与江苏的关系就像昆山融入上海一样。” 来安县委书记金维加日前在接受经济报记者专访时感慨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江苏特别是南京的经济辐射,来安的行政区域属于安徽,但来安的经济已与江苏融为一体,与南京的同城化正渐行渐近。
把地理的优势转变为融入优势
短短几年,来安县紧临南京的汊河镇就吸引了136家企业携137亿元资金落户:南方香江集团投资600亿元建设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碧桂园斥资400亿元开发产业和新城一体化项目,南车、南钢、南汽均有投资项目落户汊河……一时间,承接产业转移的“汊河现象”引起四方关注。
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来安最具吸引力的王牌。而汊河经济开发区距离南京长江大桥仅16公里,是安徽名副其实的东大门。甚至在中国的版图上,从未有过一个县距离另一个省的省会城市中心如此之近。金维加告诉记者,汊河镇与南京江北新区和南京高新区仅一河之隔,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正日益成为商家、企业家关注的热点。前不久,时任安徽省**在汊河视察时,明确提出要把汊河这个苏皖边界小镇作为一座新城来打造,使之成为美好安徽的第一印象,滁州市也已把汊河与来安、全椒县城一并作为美好新滁城新“131”组团的副中心。
金维加深入分析道,当前,南京市正在加速推进跨江发展,在浦口建设江北新城,汊河与江北新区经济上已经连为一体,汊河新区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我们要把汊河放在安徽省、泛长三角更广阔的空间来进行更高起点的定位;要在空间布局、产业特色方面进行更高水平规划;要学习昆山等地经验进行更大力度开发;要进行更科学的资源配置,在园区的内部运行机制上、园区与外部联系的机制上进行更有效的改革,蓄积更大的能量,推动汊河的新一轮跨越发展。“我们要把地理的优势转变为融入的优势,做好桥头堡,扮靓东大门,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和美好安徽第一印’。”
产业无缝对接彰显融入力量
不久前,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安县荣膺“2012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并摘取“最佳投资环境城市”荣誉大奖。“企业家是用脚投票的,获得这一殊荣是苏商对来安的充分信赖和肯定。”金维加表示,来安要打造最优的投资环境,让客商到来安投资就像在家投资一样,来安,来安,要让客商来者皆安。
金维加认为,只有产业的无缝对接才能彰显融入江苏的生命力。因此,来安将发展定位为“南京江北新市区的拓展区、连接南京都市圈沿江产业带与滁来全经济区的枢纽区、大滁州融入长三角的先导区”,把县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和104国道沿线产业带构成的“三区一带”建设作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并按照“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定位、统一招商、错位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工业园建设,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与南京“跨江发展”合拍共振,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商贸旅游等方面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对接。
为了优化投资环境,来安在软环境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县里成立了企业帮办服务局,对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了一站式审批、永久性帮办、服务环境监督等九项制度,并在土地使用、税收奖励、规费征缴等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软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苏资的“强磁场”。南京乡村大世界、无锡超群电力公司、金太阳装饰城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江苏省知名企业相继入驻,为来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在来安县投资兴业的苏商企业已有近300家,涉及机械制造、车辆配件、新能源等多个行业。特别是位于汊河经济开发区商贸物流产业的龙头企业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占地720亩,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91亿元。去年9月,商务部提出以南京湾为核心,建设贯通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苏滁产业园的“中国商谷”,一个国字号的商贸流通基地即将横空出世。
近日在来安举行的滁州桃文化旅游节(赏花篇)启动仪式上,就吸引了众多南京自驾游的游客到来安进行乡村旅游。来安县是南京鲜桃主要供应基地之一,去年销售旺季时,来安张山乡每天有4万多斤桃子送往南京市场。
“来安和南京山水相连,人文相依,正朝着同城化的方向发展,南京市民到来安,可以‘游绿色山水,赏粉色桃花,观银色风车,受红色教育’。”金维加认为,来安可以为南京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提供休闲度假旅游的基地,来安与南京的对接是双向的,是互惠双赢的,而只有这样的融入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真爱你饮料
| + 4 |
+ 9 |
很给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