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其它] 【山东移民文化】十里长山,五湖环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1-26 1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湖环秀
                                                                                
                                                                                 
                                                                                             正德
      
       在滁天公路312省道78公里处,有一段出了名的险坡。险坡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为那里是事故多发地,最主要的还是当年的一块石头----骑马石。
骑马石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玄武岩,这和长山上的其他石头并没有什么特殊。它半埋在土中,露出地面不足二尺,上面长满了石花和青苔,显得很古老、很沧桑。但骑马石又是块不平常的石头,说它不平常,则是因为这块石头是当年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正宫---马娘娘的上马石。
        马娘娘真名叫马秀英,早年丧母,被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夫妇收为义女,后21岁时嫁朱元璋。郭子兴听信谗言把朱元璋治罪,关起来不给饮食,马娘娘偷出刚出锅的热饼揣在怀里送给朱元璋,以至烫伤了胸脯。现在在长山还有饼店这个地名,据说就是当年马娘娘烙饼的地方。
         当年的红巾军在滁州的时候,朱元璋和马娘娘曾驻扎长山,马娘娘也率兵士日夜练兵。马娘娘当年练习骑马,就是在骑马石这个地方。因为马儿高大,骑马就要找个上马的阶梯,而这块半埋在土里的石头就成了天然的上马石。马娘娘就是在长山头上练习骑射,最终帮助大明天子打下了万里江山。
后人为了纪念马娘娘,就把马娘娘上马石的这个地方叫做骑马石子了。
           骑马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在的,大家都认为它附着着神灵不敢动它。有个山东石匠在山上开石头,在骑马石上打sa窝,刚用錾子can了个印子,一块石子就把眼睛崩瞎了。后来又是挂红又是烧香,总算保住另一只眼睛回山东老家去了。还有当地个后生,在人家开料场开到骑马石的时候,冒充不怕邪的,开料场的就给了他些钱让他把骑马石搬走。这后生那个撬棍就从山上往山下撬。可也奇怪,这石头不往山下滚,偏偏往山上滚,虽然石头最终还是滚到山下去了,但还是把这后生的腿轧断了。
             至此骑马石躺在山沟里,再也没人敢动过。

                                           仙人洞的传说
                                                                                           正德
          在骑马石子东边的山后,有个山洞隐藏在茂林峭壁间,这就是传说的仙人洞。仙人洞是元末明初白莲教的教坛,后来被人们杜撰出许多传说,或真或假,总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令人扑朔迷离。
一、       古有仙人居,仙洞通长江。
二古有云游僧,朝持钵化斋,夜归宿洞中。洞中多有碗碟,村民每遇红白喜事,便与僧人相借,用后必还。有借无还者,常遭不测,故村民人人敬畏洞僧。
三、太平天国兵败,有残部据守长山,于仙人洞设坛,彼时始围砌洞台两层。坛主每日率众焚香跪拜,祈天保佑。后残部败去山东。
四、清末民初,有闲散道人居于洞中,时常给村民捉妖降魔,愚弄百姓,但有时也布施丹药,为民治病。
五、民国年间,仙人洞对面,隔涧住一财主,富甲一方,姓周。有阴阳先生说:此宅当出一斗二升芝麻之官,但门对仙人洞,洞似狮虎口,恐不利。财主请求先生破解之法,先生说:当围宅砌墙,形似笼套,套住对面狮虎,宅下方安。周财主依言而行,围宅砌院。不久,周家败落。后知是仇家买通阴阳先生,破了周家风水,活地被困成了死地。今财主坟和周家围墙仍在。

六、建国前夕,又有赖和尚带一山东小童,住在仙人洞,赖和尚天天唱着道情歌去化缘,至今长山仍有人念唱,也算是被他教化。如:人心道有三寸长,横三竖四将人量;都说别人的长和短,不说自己的短和长.....赖和尚不知所终,小童解放后还俗,今已过世。
                                                      鸡 心 港
                                                         正德
        罗顶西南,棋盘之东,三山两沟壑,一丘中突出,水溪二流冲积淤滩恰似心形,因其滩小,故名之曰鸡心港。
鸡心港傍于古道,隐藏山间,罗顶靠背,明塘南照,左有青龙昂首,右有白虎安卧,前瞻馒头山峦,暗喻足登仓满。此实乃风水之宝地也。
旧时来安孙姓财主,踩为林地,后孙家势去,流亡他乡,孙家终未能于此安穴……
                                                       齐   天  坝
                                                                                                           正德        
          来城东北,罗顶山西,有大港也,港有截山之坝,今谓之大港水库。
            水库上游,有残存旧坝埂,乃古时齐天坝旧遗址之所在也。昔来城水源之地,截两山之间叠埂为坝,蓄水以利民生。因其坝高,欲与天齐,故曰齐天坝。
            昔日坝高山腰,水淹平至港梢,自坝下小寺乘舟上溯,可直达上寺古刹,沿途又有关山花园、老龙深潭等迷人景点可供玩乐,故彼时游人不绝,声名大噪。
             后坝毁于山洪。世人传曰:齐天者,欺天也。人不可欺天,欺天天则怒,故天毁之也。

                                                          甘  罗  庵
                                                                                                                正德

          在长山通往施官集之途中,曾有旧庵一座,人称甘罗庵。
            据说甘罗庵早期只是个小庙子,如土地庙一般,类似于古时的纪念碑。后来由道家在此址扩建成道观,其后废废兴兴几经修葺,最终为佛家宣化道场。建国前后,还有一和尚常住,和尚俗姓崔,人称邋遢和尚,自言:昔日甘罗拜相,出使他国,得十五城邑归秦,少年得志,自恃功高,其念念不忘杀祖之仇,然终遭小人陷害,欲报未果,乃携宫中之旧好西宫娘娘逃出都城,欲往长山其祖父离国旧将之处借兵讨贼,不幸甘罗被追兵擒杀于高唐,娘娘也与乱中逃散......不久闻甘罗被杀,娘娘也自缢于山林......
            
后人为纪念甘罗少年英烈,遂修甘罗庙以祭祀,又于长山之巅建娘娘庙而供奉娘娘,籍娘娘之英灵,佑长山之太平。

                                                                                            五 湖 环 秀
                                                         正 德

      在来安和来安周边,大家都知道二十里长山,但长山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五湖山”,就知之甚少了。五湖山原来就是指现在的罗顶,后来人们习惯把长山这周方二十里的山也都叫成“五湖山”了。早在明朝以前,五湖山就是来安人游赏的胜境,被推为来安十景之首,景点就叫“五湖环秀”。
下面是正德和来安历史文化热爱者《来安古十景新探之五湖环秀》的记文:
夫人者,气质之有雅俗,形态之有胖瘦。比之于山,山也类人也。故人之有俊杰,山之有灵秀也。
        而此有山,佳木异卉畅茂,清泉奇谷幽然;晨岚暮烟冉冉,林雾云气缭绕;鸟鸣高树,溪流石湾,声响唱和,宛若仙乐。更有拦谷以为堰坝,掘洼而成湖塘,环港而围,群峦拥翠者,谓之者何?五湖山也。翘俏为古之来安十景之首者,五湖环秀是也。
     《明.一统志》:(五湖山)在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以为名。;又【元】《符图经》:南北长二十里,广十余里。今亦俗称二十里长山。......泗州官路行山脊上。;【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来安五湖山,控扼南北,至为险要。;【清】道光版《来安县志》:(五湖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广袤可二十里,西南北茆村,北白禅村,村下乃五湖,今已半湮,环秀未改。
        
明令周之冕诗曰:湖上山开秀且雄,延袤南北宛霓虹。尹梦璧诗赞:绿杨芳草带平湖,绕岸青山总画图。秀色每于晴后见,岚光乍入雨中无。岂缘诗酒妨公事,暂领芳菲狎酒徒。彩鹢莫嫌归路暝,峰顶明月醉堪呼。难怪张应辰感慨:明到晴峰最高处,定疑身世出凡尘。而清令武斯瑸数过五湖山,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山前车马似云屯,环绕湖光日未昏。几处溪桥堪如画,数家篱落自成村。田因春雨兴禾稼,民以时和长子孙。我是一官同魏史,向来陈迹向谁论。在《五湖山晚归》中,武斯瑸写到:海尚变为田,五湖久应涸。我从此山归,但闻涧声落。历险跻坦平,四绕云屯壑。墩颓矗相望,草乱道纷错。仆痛程偏赊,日熏烟雾作。歌残逢散樵,语闹聚归牧。茫然山椒昏,遥见野烧暮。努力下重阪,渐喜息骇愕。呼仆无倭迟,月明起寥廓。

      
昔有滁扬古道,过永阳,穿五湖山而过沿途多有烽火台墩为记引。当时过五湖山路线:仰山集--古长庆庵(今明塘庙台子)--鸡心港--萝卜顶(今罗顶)--饼子店(今长山街道北)--娘娘庙(古双鹤寺)--唐港--光山集(古长店集)--李官墩。沿途烽火台墩多已毁坏,今罗顶尚有三墩遗迹,其一墩中发现有麻布纹理瓦片,当知此墩至少在汉代已建为用。古长庆庵原在明堂山上,香火旺盛,无奈毁于兵燹。后新长庆庵搬到山下(今刘家围子前),毁于解放后。今古长庆庵遗迹尚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挖薯窖者,得数瓦瓶,遂破之,甚是可惜。今明塘(庙放生池)尚在,传有人曾于明塘下得一金砖云。  娘娘庙位于滁扬古道和浦泗古道的交点上。古庙平地起台丈余,四壁及宇顶皆长方条石扣砌,是一座全石庙。以前庙前立有石刻双鹤,故又称双鹤寺。但真正此庙的来龙还没有更详尽的记述和考证。解放后五十年代初,为修唐家坝(今东寺港下游),尽将条石拆抬下山。

       罗顶山下,今存有五湖塘遗迹,旧俗呼齐天坝。因截山拦坝,坝高几欲齐天,故名之。后不堪水患,毁于山洪,且屡修屡毁。故民有传曰:齐天者,欺天也。天不可欺,,欺天天毁之。现在齐天坝遗址下游建一新型水库,即大港水库。
       身居五湖山,探之不尽,书之不竭,诸多妙处,还待来日细细考究后续,也望有识方家不吝赐教。现录当今雅士题咏数首,敬请赏阅,
叶永寿诗:白禅村前见五湖,环秀未改景屠苏。粉墙红瓦新村落,竹影清晖原画图。汽车穿梭行省道,渔舟往复走坦途。
                 随风隐约书声朗,忽见采药俏村姑。
王子俊诗:五湖环秀藏何处,罗顶冲高众港环。林木茸茸屏碧野,玉岑岌岌扼雄关。东瞻旭日双龙戏,西眺落霞一鹭 --
                  长岭风车旋紫宙,山青水澈换朱颜。

                                                                                                止
                                                                                                     正  德
      止马岭是长山东边的一条长岭,南起龙山秦港,北止王集珠龙;岭东与江苏竹镇毗邻。据说,当年薛仁贵曾在此扎营屯兵,人们就叫这里为止马岭了。因为有军队在岭上骑马练兵,所以又叫骑马岭。而这里又是原始发兵的起点,就又有人叫做起马岭了,起马就是起兵。至于后来又有人称这里为芝麻岭,可能就是语言上的缪传了。
                                                          马神庙和石摞子---别马腿的来历
       马神庙在以前的施官小学,解放后被毁。马神庙供奉的是马神,说明当年马在这周边是有很多的。而在马神庙不远的长山,当然也包括止马岭上,又到处都有些石头堆子,就是把凌乱的石块堆垒成坟丘大小的石堆,当地称石鼓堆子,或叫石摞子。
        有人说石摞子是长山先民为了开荒种地而堆垒的,虽不无道理,但也不尽然,在深壑陡峭处,也有石摞子的存在,而显然那里并不能耕种。那么石摞子是为了方便放马,不使马儿别马腿,这种说法就很能站住脚了。仔细想想,中国象棋中的“别马腿”最形象和最直观的出处,就该是在长山石头上体现了。
       五代十国,赵匡胤的得力战将高怀德高怀亮兄弟与皇甫晖对峙,高氏兄弟据守长山,兵士用草铺垫在石摞子上,经受住了长久梅雨的考验。而皇甫晖据滁州皇甫山,由于长期潮湿,士兵多有病发而丧失战斗力,最终失败。
                                                        西寺------关于白玉堂的大鼓书说唱到了山东
          止马岭下有个东寺港,现在很有名气,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秋树呈现五彩斑斓的色彩,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赏。而东寺的名字却首先是由西寺来的。
           西寺原来叫西方寺,原是一处僧侣众多,香火一直很旺的寺庙,直到到了大明天子坐朝,不知哪里来了一伙恶人,赶走院僧,假扮僧侣,自此西方寺被他们抢占,成了贼窝。这伙人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有一天,白玉超的母亲带着白玉堂的妹妹从白下(南京)去泗州老家省亲,路过西方寺,母女俩就去庙中烧香许愿。不曾想中了香案前贼人设下的翻板,落入贼窟。
         白玉超在家久久不见母亲妹妹的音信,便沿浦泗古道一路寻来,打探到母亲妹妹就是在西方寺失落,就去庙中暗访。庙里恶僧武功高强,领头的飞叶如镖,还会十八步搬头法。就是说他摘片树叶就能当飞镖打出去伤人,在十八步以内就能把对手的脑袋搬家。可见武功高强。白玉堂自幼也是习文练武,武艺非凡,第一次和师妹去营救大败亏输,落荒而逃;回家后又领着师兄等江湖高手第二次营救,结果也没能救出;最后还是请了师傅和世外高人才捣毁贼窝就出亲人。关于白玉超三打西方寺的故事早就被说大鼓书的编成了大鼓书,传唱遍了淮河两岸几百年。前些年俺村里有人回山东老家,还带回了山东大鼓的唱片《白玉堂三打西方寺》呢。
          西方寺被捣毁后,以前被赶走的僧人又在西方寺的东边建了个小寺庙,就是东寺。
          东寺港水库是解放后建成的。在西寺遗址,曾有人挖出个大扁大的铜钟,正德曾记《西寺钟》:“有丁老者,年近八旬,言其祖父彼时于西寺旧居宅后,以二齿之抓拓垦荒地。刨一坚物,俯身擦拭,乃一金钟之鼻,光闪闪处,金钟提孔赫然在目。急忙以铁抓之齿贯穿提孔,旋至前宅取锹,欲挖金钟......待回宅后,乃寻抓于其垦荒处去有数十步开外,而金钟已不知所踪也......”。后来又有人在西寺挖出来个铜罄,正德也有《西寺罄》记:“旧修唐家坝取石,于西寺遗址挖得一古磬,后由官塘小学代以教学之钟铃,其声清悦,每回旋于山谷丛林。文革前失窃,至今杳无音讯。”
                                                 东寺---北撤的起点,曾有颗古老的银杏树
          东寺的对面南山下有个老虎洼,老虎洼有块石头。石头上有个孔,上小下大,人对着小孔轻轻一吹,石头就会发出虎啸般的声响,所以人们叫他虎啸石。虎啸石旁有家张姓人家,说来也怪,只要是虎啸石一响,他就会头疼。现在张家搬到南京去了。虎啸石后来被人用大锤砸坏了,又被推到了山沟里去,但现在还有人知道它的位置所在。
          虽然这里的人都还记得虎啸石,但在东寺曾经有棵古老的大白果树的事,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当年新四军曾经驻扎在东寺港,因为经费紧张,就把这棵大白果树锯了做成家具和农具卖给有钱人家,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锯这棵树的时候,是用六把大锯接起来锯的,七天七夜锯通了树还不倒,是一个连的人才拉倒的,可见当时树有多大。
          和这棵白果树一样为抗战献身的还有许多在东寺战斗过的英雄,而杨明盘烈士就是其中之一。杨明盘是罗炳辉的警卫员,后来被派到山头乡当指导员,住在东寺上面的半边街郑家,被叛徒告密,二鬼子晚上偷袭了杨明盘,杨明盘英勇反击,不幸牺牲,牺牲时才二十几岁。抗日战争结束后,曾立有一块石碑在饼店,1946年国军进山时给砸毁了。杨明盘烈士的家属至今也没有找到。
           据说,1946年的北撤,来安大多数的革命干部都是经过东寺港北上的。
                                                                           躲兵冲、卸甲洼和金家港杨百万的宝藏
        在止马岭的西侧有个村庄叫东北冲,当地人只是以为这是在东寺的东北的一冲港才得的这个地名,其实这里还有其他的故事呢。
        当年刘秀被追杀,逃出了扬州,一路向西,在王集遇到个耕田的老农,老农深耕一犁,刘秀口含芦柴被老农回犁掩护,得以逃过一劫,从此那个地方就叫犁沟。刘秀谢过老农后,就来到了现在的东北冲躲藏修整,后人就叫这地方为躲命冲。在古往今来的历次战役中,每有兵燹,长山周边的百姓都习惯到躲命冲躲命。而在《白玉超三打西方寺》中,则被说成是藏兵锄奸的地方,所以又叫躲兵冲。
         止马岭的谢家洼并不是因为有姓谢的居住才叫谢家洼的,而是因为当年驻军兵士的军械库所在,每于战事或训练结束,将士们就会在这里解盔卸甲,所以应该叫做卸甲洼。
          紧挨着卸甲洼的一个港叫金家港。在金家港里曾经住过一户大地主,人称杨百万。杨百万很富有,田产颇多,在南京还有许多商号铺面。杨百万老家在山东,平时不住在这边,但每年都会来江南收铺银和田租,有时收财宝来不及带回山东的,他就会在金家港找个地方埋起来。据说他在金家港埋了很多金银财宝。后来兵荒马乱的,杨百万又得暴病身亡,他藏得那些宝贝就再也没能带回老家去。虽然他的后人也从山东经常来找,结果都是无功而返。传说中的宝藏至今也没能找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看到一条长蛇,脖子上套着个玉镯子,这给杨百万的宝藏之谜更平添了神秘的色彩。据说,杨家后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杨百万宝藏的探寻,直至今天。

                                    来安古十景新探----龙泉云气
                                                       正德


        “万山重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骢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出百花香”。又曰:“万木森森鸟自鸣,碧云流水涧边清。翠微隐见龙泉寺,为访禅心一暂行”。这两首诗是明御史张维恕对龙泉寺的题咏。
    龙泉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元天历年(公元1328--1329)建。明嘉靖年修。寺当盱眙大道,有铺,名龙泉铺。官使经行有题咏甚多。寺有菩提、锥栗、黄金嵌碧玉、碧玉嵌黄金二竹,花木丛茂。万历中,邑工吏吉晨与寺有隙,借公事尽伐之,后遂荒凉矣。”(道光版《来安县志.》)。龙泉寺在龙泉山下,龙泉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武宅山。南有飞泉,悬流幽咽。”“山距邑三十里,势如龙蟠。东有伏虎岩,泉流幽咽,云气郁葱。”(道光版《来安县志》)。明天启版《来安县志》:“距县三十里为龙泉山,势颇雄蔚,东有龙头山、伏虎岩,前有涧,南有泉,涧亘石而(萦纡?),(泉?)悬流而幽咽,林木森茂,云气郁葱,往来俊贤,多留题咏。”因龙泉山泉流幽咽,云气郁葱,故而此处便以“龙泉云气”入列“古来安十景”。
     旧制沿革,来安与六合多有交错(现今龙泉寺景区已属六合)。在六合古竹墩(今竹镇)八景之“龙泉避暑”中,对此地也有描述。清诗人李敬咏《竹墩八景.龙泉避暑》诗曰:若兰风交枕簟新,泉清竹细宛秋雯。不知今日红尘外,更有驰驱暍暑人。又诗曰:竹曲开门车马稀,清流界道碧山围。吟虫静逐风香入,浴鹭遥依水势飞。阁上素磁传永昼,庭前修柏霭深晖。红尘自闭云林路,却到招提愧佛衣。另有说法,言古龙泉寺建于南北朝梁朝时期。
     壬辰夏初,余邀叶永寿、王子俊、尹永林、江东浪(网名)、春山秋水(网名)、周元桂诸贤同探“龙泉云气”再三。
     初进长山,入林场大门,径直东行7公里,沿龙泉山北麓蜿蜒东下,有油茶树次生,火山石遍野;草长花香,虫噪鸟闲;看层峦叠嶂,碧落山岗;驻足远眺,龙泉云气缭绕在目,自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行至一处,草木不兴。传有皇太子弃位入寺修行,皇上遣大臣招回继位,太子得闻,自寺后门躲至后山此处,少坐辄隐,去影无踪。自此此处不立修木,人呼之为“龙王台”。渐至山脚,有在建寺一座,题为“广福寺”,在此有幸结缘(上)隆(下)慈师太。师太青年出家,历多磨难,本愿重修龙泉寺,奈何南京龙泉寺寺名重多,故在今龙泉、广福两寺旧址之间建寺取名广福寺。建寺已耗资三百余万,皆是师太化缘筹措。

     再探龙泉,深入沟壑。披荆斩棘,寻址旧寺遗迹。由山民指点,于荒竹弃宅之中寻得旧寺构石数块。后据村民言,建国初期,旧寺构石被运至山后,修了金家港水库涵闸,其中不少础石为汉白玉材质。
     龙泉寺依山临涧,大殿正对南面的龙泉山。据现退休教师史老师讲,其祖上在民国二十六年来此定居时,山脊之上还有石铺路基,路基宽约丈余,两旁又有乱石各垒砌短墙,绵延数里,沿龙泉山自东南而去西北。余以为,此则《来安县志》所记“盱眙大道”也。然短墙之用,为防车马他逸之险乎?今古道尽废,鲜有痕迹。
     据《来安县志》载:“(龙泉)寺有菩提树、锥栗、黄金嵌碧玉、碧玉嵌黄金二竹,花木丛茂。万历中,邑工吏吉晨与寺有隙,借公事尽伐之,后遂荒凉矣。”关于吉晨伐木,另有一说,说是吉晨知道菩提树是天竺僧带来所栽,很是名贵,遂勾结寺僧盗伐,后事发,县府捉吉晨及寺僧正法。
     为寻龙泉,南越溪涧。见有农居雅而不俗。名木护宅,百花争艳;清流绕户,瑞鸟盘旋。有好客护院老者,引我等一行进入宅院,得见龙泉之源。泉自山出,清凉逼人,今为农户修引家用,余则灌溉果木稼禾。泉修引之巧妙,叹为观止。我等欣喜不已,争啜饮泉。泉水甘冽清润,爽口宁心,畅快胸怀。公元一九九五年,中科院钱其博先生(钱其琛族兄弟)在此居住半月有余,专门测试研究泉水。结论是:龙泉之水,有益矿物质含量丰富,酸碱度绝对中性,ph值正好为7,为不可多得的优质矿泉水水资源。
     龙泉云气,碧落青峦。所谓自古名山僧占多。在龙泉寺周边,寺庙众多。如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建有老龙寺、新兴寺;宋元祐年(公元1091年)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重修的普贤寺,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建的宝乘寺(大兴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修的白云寺(清康熙年间重修)。遗憾的是历朝战事频发,今诸寺俱废。然历代吟咏龙泉云气者,始终层出不穷。今摘录于后,以飨读者。
     周之冕:巨灵调斧劈玄黄,蜿蜒层峦地脉长。郁勃茏从护佳气,群峰远近如相望。昂足矫首峙东畔,幻作神龙仰天汉。侧嵌岩阿亦逈然,流传伏虎(?)奇观......
       尹梦壁:空山浮翠郁葱葱,若有龙眠大壑中。雨后长虹冲白日,夜深古涧咽寒风。生辉误指沉周鼎,望气浑疑隐沛公。可是丰城飞剑去,更期此地合双雄。
     伍斯瑸:石梁幽咽泻郎璇,乔木阴森六月寒。云气夜嘘腾碧落,龙光晓出护青峦。化为霖雨霑新稼,散作晴岚复古坛。神物由来多会合,几人回首望长安。
     叶永寿:蟠龙伏虎各东西,雾笼腾蛟洞里栖。悠悠泉流舒远志,浓浓暮霭意酴醾。扬尘古道曾停马,咏叹名贤遗故籍,两省通衢金宝地,休闲贸易尽相宜。
     王子俊:龙泉升腾长岭东,云泉渡壑玉帘栊。琅玕叶动掀林海,伏虎岩雄击昊穹。不见名贤留詠月,难寻古刹溢春风。幽溪蓊木清新地,悟道修禅万虑空。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张野马 + 4 + 9 很给力!
月亮山 + 6 + 10 很给力!
不雅斋先生 + 6 + 10 很给力!
四海为家 + 6 + 10 赞一个!
龙沙快雪 + 4 + 9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26  活跃度 + 48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6 14: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文化气息的文章,历史和传说其实就是对双胞胎。甲骨文以前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但是那时候的故事就是靠传说流传下来直至今天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4: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沂蒙山民 发表于 2013-11-26 14:00
很有文化气息的文章,历史和传说其实就是对双胞胎。甲骨文以前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但是那时候的故事就是靠传 ...

谢谢关注,欢迎来长山小住采风。。。。。。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2 天

连续签到: 28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1-26 1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真实与传说之间,正德老师辛苦了,为后人留下一份精神财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1-26 1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文章,增长了知识,正德老师辛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3-11-26 16:59
历史的真实与传说之间,正德老师辛苦了,为后人留下一份精神财产。

挖掘地方文化,是每个本土志士的义务和责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7: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看 发表于 2013-11-26 17:06
看了文章,增长了知识,正德老师辛苦!

期待师傅的大片呼应增辉。。。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1-26 17: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出专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11-26 1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坝高山腰,水淹平至港梢,自坝下小寺乘舟上溯,可直达上寺古刹,沿途又有关山花园、老龙深潭等迷人景点可供玩乐,故彼时游人不绝,声名大噪。

{: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宏道 发表于 2013-11-26 18:14
昔日坝高山腰,水淹平至港梢,自坝下小寺乘舟上溯,可直达上寺古刹,沿途又有关山花园、老龙深潭等迷人景点 ...

好地方啊,好风光。。。。。。。。。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