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周元桂专栏] 清初来安籍的正一品官员—周球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6-24 09: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初来安籍的正一品官员—周球

周元桂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其对明朝更替的过程中,发生过戏剧性的变化。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由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对农民军先降后叛,致使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后仅42天便突然被吴三桂引入关的清军所击败,取而代之建立清朝。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其6岁儿子福临继位,改元顺治。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贵,握重兵而势强气盛,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他与占据广州的平南王尚可喜,占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这三股势力,构成了分裂国家之隐患(史称“三藩”)。康熙帝8岁继位,帝幼而金銮不稳,藩王们猖而无惧之势日盛,清廷对此橫横然如鲠在喉,历史进展的“剧情”势必会向暴发朝、藩争战的方向驶去。朝廷亟需要能平藩定国、拓土开疆,砥柱安天下的大略雄才。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要的历史角色必将赫赫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是:康熙帝、以吴三桂为代表的藩王们和平叛灭藩之勋臣----周球。                              
    周球字季珍,公元1632年(明崇祯五年)生于来安县城东南15里的周大郢。其兄弟四人,球为季子。其父懋德(字萃衷),好施舍,喜扶弱济贫;有号召力,屡有义举,曾多次率地方义勇击退流寇犯掠,乃当地有威望的绅长人物。球长兄适,有勇有谋,因却寇功,任守城把总。球幼入本村私塾读书,塾师乃自称姓马的明末朝职官员,潜隐至周大郢。周氏族长视其为难得的饱学之童师,特虔尊而延聘之。马氏感容纳之恩而倾心奋力,居高临下,深厚以教,广而授之。球等学子有幸学习了《司马法》、《孙子》、《吴子》、《李靖问对》、《尉缭子》及“三十六计”等兵书、兵策。学识随之而潜移自丰。周球体貌魁岸,豪爽仗义,少年时便与其兄多次参加其父率击流寇的战斗,从而锻炼了他的体魄和胆识。球幼好兵书,会武功,能诗文。顺治五年(1648年)春,球赴县城参加童子功夫考试,敏然出众。顺治八年(1651年),球去滁州城参加初级武试。外场试在滁城西门外举行,考的是旗人的骑射,球三箭全部中的;继而步射五箭,球又五发全中。次日考内场试,球答题如熟路轻车,文彩灿然,从而萃中武秀才。1654年,球去南京夫子庙参加由两江总督督考的两江乡试,主考武艺,兼而试文,连考三场俱为优绩,得中武举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球以武举人功名进京参加由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主考的会试而考中武进士。因其英拔伟躯,武艺出众,文武兼备,成为进士中的佼佼者。周球生逢其时,立即得到朝廷重用,授其广州左卫守备,继而升任南赣游击(正三品)。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反,潜位称帝(国号“周”);次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尤其是吴三桂,挥师北上,来势凶猛。广西、四川、湖南、福建、广东诸省随即响应,进而波及江西、陕西、甘肃等省。更使刚20岁的康熙帝始料未及的是,八旗子弟兵“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值此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周球奉圣命,迎难顶险前往平叛。
康熙十五年(1676年),藩叛吴三桂一路北上,攻陷吉安,周球随安亲王征讨江西。三桂逃。耿精忠杀清总督,亲王令球独往围剿,耿降。球进而收复浙、闽、陕等多处失地,赢得安亲王和康熙帝的信赖。吴三桂主将韩大任十分狡诈难对付,被球追击100多里而躲入洞中负隅顽抗,终被周球逼降,并押解至福建清流县举行受降仪式。大大地击痛了吴三桂,不久死去。随着其孙的自杀,三藩之乱渐次平息。周球神武多谋,骁勇善战,挥谋布阵,常出奇制胜。如:“贼乘象渡濠,球以火罐惊象,象奔,贼死者塞濠”。球攻城拔寨,每如迅雷,如:曾“自辰至申,连破贼营十二”,频频重创顽敌,“累战功皆第一”。使叛军闻“周”丧胆,望风披靡,以致望见周球旗帜,便惊呼“此周阎王也!”狼狈遁去。在八年的征讨时间内,周球各个击破,不断消灭叛军:斩伪帅一人,降伪帅二人,生擒伪帅一人,重创伪将帅八人。终使滇黔荡平;局部川逆、闽逆、赣逆相继平伏。转而收复广州,球拓疆固土,每攻克一地,必有安抚百姓之举。征战过程中多次取得关键性大捷,尤其是湖南“永兴大捷”,球率四子(蔚、濂、金、彬)、兄适及族人维恒,都身先士卒,背水一战,重创叛军之孤注一掷,终获大胜,立下了奠胜全局之殊功。曾连升三级,为维护国家统一立下不可磨灭之功勋。康熙十七年十一月进右都督(相当于副元帅),次年转左都督(相当于元帅)。平叛八年,康熙帝自始至终都沉着应对,坚持每天一次的“经筵日讲”以学习政、文之道。平藩后期他已意识到绿营军(汉人军队)是大清国的砥柱力量,同时也发现旗人军队逐渐奢糜衰退,不可依赖。从而让周球进入康熙帝的信宠眼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帝于华清宫举行“升平嘉宴”,以庆贺三藩平定。上元节(正月十五),邀集功勋人员搞君臣同乐。晏会上,康熙帝令周球卸去衣甲,抚其伤痕怜爱以褒。
    之后,球以总兵官率精兵驻守贵州,转而成为镇守太原的三晋总兵官,继而调任“锁钥之地”的汉中总兵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于沙皇俄国不断南侵中国,康熙帝亲征以捍疆,特把“军神”周球调至保定,以拱卫京都。突显周球勋勋然,赫赫然。清翰林院检讨尤侗在《周都督年谱序》中如是感言:“玺如褒劳,盖巍然骠骑大将军矣!封侯之赏,麟阁之图,固可翘足而待。”康熙帝赏其贤能特诏见周球,爱怜有加,令球卸去衣甲,抚摸其伤痕,以示恩宠。之后不久(1684年),周球因得“卸甲风”(应是重感冒)不治而病逝,时年52岁。康熙帝叹惜不已,特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立牌坊(恩荣坊,三处),赐匾额(恩荣匾),崇祀乡贤。并赠周球曾祖、祖父、父亲之上三代各为一品,妻程氏、李氏、余氏各为一品夫人。球虽是国之军魂,但很有文采,其著作有《奏议》一卷、《纪游草》一卷,(均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县志”上载有周球诗一首——《赴晋阳任道经来安故里》:“恳从天际拜元戎,暂过枌榆语老农。幽鸟好花延过客,高牙大纛促行骢。常思栗里陶元亮,敢羡汾阳郭令公。未报君恩难自遂,烟云暂为护高松”。周球在诗中表达了“羡”和“思”。所羡者乃唐朝汾阳郭子仪,因其平息“安史之乱”与周球平息“三藩”之乱,都乃救国危挽社稷、可歌可泣之壮举。二者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极其相似。周球这次赴任之地正是郭子仪家乡,很自然会想到郭令公。曾有人读周球这首诗之羡郭一句,敏言道:郭、周二人不仅大德大节类同,连躯貌(魁岸)、胆识、涵养、忠谦等方面都十分相似。球对郭的威望克己倾心。故而周球推崇郭子仪,既是仰羡,也是自况抒怀。所思者乃东晋浔阳(栗里)的陶渊明。陶固然是文学大家,但我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如李杜欧苏等,数不胜数,为何独思陶渊明?显然,“思”的本意在于思陶渊明超然物外之特色个性。由此不难窥知周球其时有隐退潜愿。之所以未付诸行动,是因其“未报君恩难自遂”,像郭子仪一样——功成名就后依旧对君、国耿耿然壮心不已。可惜其故世早了,未能尽职至皓首残年。周球子孙大多有功名、有官职、有好政声,《来安县志》中有传或有记载的14人(其子4人,其孙5人,曾孙3人,玄孙2人),大多为文职官员。有清一朝,周氏家族成为皖东旺族,轰轰烈烈二百多年。时至民国,周氏家族仍志士能人辈出。     
    笔者查阅清人梁章钜所著《浪迹丛谈》(中华书局1997年版)卷四的“绿营武阶”条目云:“国初,绿营(野战军)提督、总兵带有左都督、右都督衔者,为正一品;带有都督同知衔者,为从一品”(以下略).。又查《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梁章钜”条目云:“梁章钜(1775—1849年),清嘉靖进士,道光十二年任广西巡抚,道光廿一年任江苏巡抚,同年八月升任两江总督……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人物。有著作七十种,所著《浪迹丛谈》已铅印发行”。如此显赫历史人物之堂皇著作,所特指清初“绿林武阶”之说,当属确确然之史实也!周球为多年总兵官,且任过右都督、左都督,其官阶品级应是合格的正一品。当然,这与清初特殊国情需要而重武轻文不无关系(乾隆18年始才省去“都督”之衔)。  
笔者乃周球后裔,儿时常闻有关周球的各种神奇传说,其中尤以“周总兵得野马”故事广为流传。其概情为:周球年少时,因有事去滁州。至荒野处突见一只虎耽耽恶视,球惊而无措。生死攸关之时,忽然跃出一匹野马,驯然依球。球一跃上马,飕飕然顷刻便达滁。完事后,马复载球神速返里。翌日,马以蹄力刨门前地面嘶鸣不已。于是掘地探秘,竟取出一具高大的石马槽。时人奇而恍悟曰:“此乃神马也!” 如今紧靠周大郢东南边叫做南湖的那一大片广平的田野(约8平方公里),传说原是周球年少时练武、跑马的场地。因为周球几兄弟和一些年轻族人,都在村私塾里跟马先生读过多种兵书,既有文化长进,又满怀习武之激情。他们学以致用,常在南湖野地中搞排兵布阵游戏。周球得野马后,众年少更是兵意盎然,排兵布阵更是有模有样。其时周球常充当挥舞大旗的指挥官角色。周球在《赴晋阳任道经来安故里》诗中所说的“大纛”,原指战时的军神旗,后指军队统帅有象征意义的指挥大旗。总指挥下可分领几个方面军阵,每军阵又各有五个方位(各有方位旗):东方为绿旗,南方为红旗,西方为白旗,北方为黑旗,中间为黄旗(用来指挥外围四个方位)。可见,周球年少时便有举大纛的志向。后来果然成了“军神”。野马槽立于南湖边300多年,即为此传说的确凿见证。据说1938年日寇掠周大郢,在野马槽上拴马,日马始而惊恐,继而倒毙。得野马的故事,至今一些年长者,仍能津津乐道其详。来安确有“野马塘”和“野马村”,且正在当年周球去滁的古道上。周大郢的野马槽、牌坊、匾额、赵公元帅伏虎塑像、有300年历史的福、禄、寿瓷塑等相关文物,都惜毁于文革期间。
儿时听年长者说,吾族祠堂建在来安县城内,其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规模,都堪称当时来安之最。祠堂正门镌刻着“太子少保”四个鎏金大字。堂内竖有周球使用过的大刀一柄,据说能举起者寥寥。每年都有祭祀周球的活动,族规俨然,祖训谆谆,家法悬威,非常肃重。对违族规、犯家法者,严惩不贷。祠堂内专置一条鞭、一根棒,用来惩罚为非作歹的族人。开祭时,令犯事人跪于阶前,由族长指定比犯事人辈分高者,执鞭(重者用棒)击打以明家规。因吾族之始祖乃汉初之周勃(其子周亚夫),传承祖乃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祠堂称“爱莲堂”是因颐祖《爱莲说》而得名。故家规要求周氏子孙要“出淤泥而不染”。儿时常闻祠之楹联为“军营汉细柳,理学宋莲溪”。前句指的是周亚夫治军严明而耀声于细柳营的故事;后句指的是周敦颐乃宋理学之鼻祖。还听长辈说,康熙帝赐给周球的“恩荣匾”上,原来是御书“恩荣”二字。写好后康熙烦躁不安,总是想到周球身上的八处创伤,又想起周球平“三藩”恰征战八年。于是决定匾文改为八个字,便提笔书写为“汉威宋哲,国德族昌”。“威”和“哲”是褒吾族两位先祖,“国德”乃康熙自诩为有道之君。周球的德与勋更是其后裔的精神“家规”。1938年冬,日寇飞机轰炸来安城,吾族祠堂被夷为平地。从此族人失去特有的族聚氛围,族缘逐渐淡化。但周球在族人的心目中始终是神尊的,信守墓园祖俗三百多年不变就是典型一例,即周氏墓园内所有故去族人的坟头上,都不置坟帽。传说是当初周球作战追敌时,头盔被敌射落而未拾,继续指挥战斗,从而大获全胜,受到皇帝嘉奖。据说后来周球故世,噩耗报到帝宫时,康熙帝和安亲王都哀伤不已。安亲王情不自禁地向皇帝忆说周球的赫赫战功、军事才能以及其声威对敌的震慑力大而被敌呼为“周阎王”等生动事例。亲王又特别强调了周球曾于激战时盔落而不拾、指挥若定地克敌取胜的感人战例。听到这最后一句时,康熙帝感叹道:“球故也乃无盔军神!”此言是褒扬周球“生为军帅、死为军神。”值得谐释取义的是,“无盔”也即“无愧”也!族人为纪念此而保留了这三百年的祖俗。去年是周球诞辰380周年,笔者曾作“七律”一首以纪念之。其中有“森然一片坟头短,聖之四纪族缘长”两句。“坟头短”即指坟头上无帽之祖俗。
周球因御葬,未能入家庭墓地。其御葬过程很隆重而又扑朔迷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周球灵柩经大运河运至应天(南京)。安葬那天,由南京城运出三具御赐棺,渡江北行,至我县水口镇之十二里半村时,风水师灵侦地形地貌之后,秘秘然声称有两处隐匿的凤凰图像并闪闪发光。于是将其中的两棺分别葬在其秘言祥地处(园觉寺和红土坂)。最后一棺以及《周球功绩统览》(年谱式)和他使用过的大刀同运至周大郢(其衣甲由其一子索回保存,《周球功绩统览》和大刀后来放入吾族祠堂内)。墓葬在周大郢西北侧的陡坡上,之后南北三处墓同建牌坊及石人、石马、石桌等配套威荣物,都巍雄古肃。南两墓相距约5里,二者距北墓约20里,三墓同在水口镇域内。听镇文化站长说,省文化厅人曾来水口看过三墓,他们说三者在一条线上。有何神秘不得而知。不过十二里半那儿确被古人秘而看好。如明朝吏部尚书胡松乃滁城人,其曾在滁有很多佳迹美誉,但他的墓却葬在水口十二里半处(与周球一墓仅距三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另有说周球墓共有八处,有三墓分别在太原、汉中、保定,还有两墓分别在江西和云南。
周球平“三藩”,对17世纪中叶因改朝换代而混战不休,割据藩王纷然猖獗,不安定因素比比潜在之虚弱的中国来说,起到了消除分裂隐患、维统保安定的特殊历史作用。致使国家紧随其后出现了少有的“康雍乾盛世”之130多年的安定局面。由此可见,周球不仅是清初护国之元勋,而且在华夏历史上,也算是叱咤风云、赫然可敬的历史人物。

作者地址: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  
电    话:13093321368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24 0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soso_e181:}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7 天

连续签到: 1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6-24 1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文章,看了许多次了。来安人都知道周球。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7-27 1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周老师大作。周大郢的历史要好好保护和挖掘整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29 17: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29 22:32:3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氏后人,也有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29 22:32:38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氏后人,也有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8-3 15: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值得关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