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雅斋先生 于 2013-8-26 11:31 编辑
壮哉,我中国少年 ----我的梦,中国梦
不雅斋先生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人们才会在历坎坷后依旧能奋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人们才会在历经沧桑后依旧能雄心不改! 一千多年前,李贺在《致酒行》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一百二十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三十四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杂志题词:“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青少年永远是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只要看一看这个民族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了。 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也就是“中国梦”!那么,我们青少年在实现这个伟大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青少年一定要有高远的梦想。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在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战胜自然能力极其微小的情况下,东方人就有了自己的伟大梦想,不必说后羿射日,不必说夸父追日,也不必说精卫填海,单说一下嫦娥奔月一事,就足以看出中国人在摆脱蒙昧,走向文明之时,就有了想飞上月球的梦想。这是多么美妙又浪漫的梦想。以致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飞向月球想象得如诗如画。连大文豪苏东坡都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国文明的始祖黄帝有梦想,那就是打败各个部落,初步统一东方,他有梦想,他努力了,也做到了;尧舜有梦想,以天下为家,为百姓谋福,他们努力了,也做到了;大禹有梦想,要制服洪水,重整河山,他努力了,并且也做到了。 历朝历代的风云人物,哪个没伟大的梦想?孟子的梦想就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于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多年;秦始皇的梦想是剪灭群雄,一统中华,他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霍弃病的梦想是“匈奴为灭,何以为家?”,他亲自上阵,大小百余战,他做到了,打退匈奴一千余里,在狼居山上勒石而还。唐宗宋祖,梦想割除旧制,开创新朝,他们也做到了。成吉思汗梦想开疆拓土,他的铁骑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他何止“只识弯弓射大雕”……司马迁梦想著述一部信史,于是《史记》诞生了;玄奘梦想取得真经,于是《大唐西域记》诞生了;李时珍梦想著一本传世医书,于是《本草纲目》诞生了;曹雪芹梦想创作一本批判时势的文学巨著,于是《红楼梦》诞生了…… 人只有有了梦想,才能有奋斗的方向。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我们看一看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着强国的梦想,为了民族的独立自强,复兴富强,敢于牺牲个人利益和幸福,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进行着前仆后继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比如,敢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赢得谅山大捷的关天培,勇敢撞击日舰的邓世昌等等,在旧民主义和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可以看得更真切。比如,青年孙中山出国求学时就说“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青年毛泽东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的名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于是他“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青年鲁迅则“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于是他“弃医从文”,担当起拯救麻木国民的灵魂的重任;邓小平18岁就在法国油印出版《赤光》杂志,宣传红色世界之梦;同样,叶剑英元帅也是在18岁,曾高歌:“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如今,我们青少年站在21世纪的开头,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今天的风流人物。现代中国人正在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现实,无数的科技工作者都在为这一伟大的梦想忘我的工作着;我们的杂交稻之父袁隆平想让世界不再有饥饿,于是他正在向着自己的梦想----亩产吨粮继续努力着;还有走向诺贝尔文学奖台的莫言,他的梦想就是用文学告诉世界,中国的文学有获诺贝尔奖的实力,他成功了;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的梦想就是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当学生处于危险之时,她扑前去,孩子安全了,她却严重受伤,不得不做高位截肢;还有让生命在歼—15舰载战斗机上飞扬的罗阳,他的梦想就是让歼—15战斗机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着陆,可是当歼--15着舰成功后,他却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 先贤圣哲早已逝去,但是他们曾经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精神在鼓舞着今天的人们。他们曾经表达崇高梦想的声音仍旧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其“梦想”之情状似乎还在,那情形还在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者。当今的风流人物,其语言,其行为,其崇高的理想,其高尚的道德风范,更是我们青少年效仿的楷模。我们青少年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应该向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为梦想而矢志不移地奋斗精神;我们应该向当今的英雄人物学习,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习主席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浓缩在这三句诗中形象生动,十分准确。那么,我们作为当下的青少年,又应该怎样来书写我们的梦中国梦? 我想,首先,我们每一个青少年人都应该树立一个崇高而伟大的梦想。陶铸先生在他的名篇《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说:“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就会付出多大的努力。如果你的梦想是想当一个白衣天使,那你就梦想自己能成为华佗、李时珍那样的医生;如果你的梦想是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你就梦想自己成为陶行之、张丽莉那样的老师;如果你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那你就梦想自己成为李四光、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给自己树立一个标竿,让自己明白活着是为了啥! 也许有人说,“反正我成不了伟大的人物”。是的,历史已经证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可是,我们做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我们形象可能不伟大,但我们灵魂不能不崇高。其实,这“拒绝平庸”,这“崇高的灵魂”就是我们做人的梦想。如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因为,今天的许多人都昏昏噩噩地生活着,什么梦想,什么追求,都不如网络游戏让人快活;什么高尚,什么平庸,都不如人民币管用。在玩游戏而丧志的今天,在拜金主义肆虐横行的今天,在道德与信念失缺的今天,谈梦想似乎成了一个好笑的奢侈品。但是,我们还是要谈。我们中国有句很不好听的熟语,叫“赖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话是被借用来讽刺一个人的痴心妄想,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想,连赖虾蟆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我们做人怎么能没有梦想?如果一个人连一点梦想也没有,那他难道连一只赖虾蟆都不如吗? 梦想不只是口头上说出来的,还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可是有人却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应该拆分开来,分别送给两种人。“理想很丰满”这一句应该送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现实很骨感”则应该送给那些没有进取的人。当教师在上课时,你却在呼呼大睡;当他人都在競競业业地完成作业,你却在为胡任务,对作业进行东拼西凑;当别人都在三更灯火五更鸡时,你却在被窝里面下扬州,请问,你拿什么去丰满你的理想。梦想不应只是说说而已,梦想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比如每天多拒绝电视、网络10分钟,每天多记忆几个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教师上课,你多专注几分钟等等。当你的点点努力如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你的梦想就要绽放了,那时,你还会有骨感的感觉吗? 我们青少年的美丽的梦想应该是将自己锻造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或许,我一个人不够庞大,或许我小到沙海中的粒沙一个,但是我坚信,在祖国未来建设经济中一定有我的身影;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大业中一定有我的声音;在传递中华文明与道德的阵线上一定有我的呐喊;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一定有我的努力;在追求人生更高价值的旅途中一定有我的足迹。 我坚信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路上,一定会有我有你有每一个人的汗水。当我们每一个梦想都成真的时候,我们的伟大民族复兴之日就会到来。我愿意把我的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伟大祖国,把激越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把壮美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想而添砖加瓦。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向自己的美好的梦想迈进的时候,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一定会赢来第二次伟大复兴,到那时,让我们再在一起,用铿锵激越的语言,重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们伟大的祖国“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