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仙山闲人 - 

[户外徒步] 【影像2016】(192)一路向北,邂逅醉美的风景——2016来安论坛户外大环北中国之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一敞口石龛,正壁上嵌有一块宋代陈抟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草书石匾。这是北宋道士陈抟所书。那末,陈抟又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个仕途落魄、以隐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赏识的传奇式人物,先后在武当山、华山等地修炼。



DSC_2244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石匾,南行数十步,进入一座幽静的院落,院中有并排坐西向东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虽宾阳洞耗费工时金钱如此之多,但三洞的全部工程并未结束。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宾阳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的。宾阳三洞是由三个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同。


DSC_2246_鍓?湰.jpg


DSC_2248_鍓?湰.jpg


DSC_2250_鍓?湰.jpg


DSC_2251_鍓?湰.jpg


DSC_2254_鍓?湰.jpg


DSC_2256_鍓?湰.jpg


DSC_2257_鍓?湰.jpg


DSC_2259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260_鍓?湰.jpg


DSC_3831_鍓?湰.jpg


DSC_3829_鍓?湰.jpg


DSC_3838_鍓?湰.jpg


DSC_3840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山闲人 于 2016-10-31 11:07 编辑









DSC_2271_鍓?湰.jpg


DSC_2276_鍓?湰.jpg


DSC_2279_鍓?湰.jpg


DSC_2283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


DSC_2292_鍓?湰.jpg


DSC_2293_鍓?湰.jpg


DSC_2295_鍓?湰.jpg


DSC_2297_鍓?湰.jpg


DSC_2300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302_鍓?湰.jpg


DSC_2307_鍓?湰.jpg


DSC_2311_鍓?湰.jpg


DSC_2312_鍓?湰.jpg


DSC_2313_鍓?湰.jpg


DSC_2304_鍓?湰.jpg


DSC_2314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288_鍓?湰.jpg


DSC_2315_鍓?湰.jpg


DSC_2317_鍓?湰.jpg


DSC_2318_鍓?湰.jpg


DSC_2319_鍓?湰.jpg


DSC_2323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3827_鍓?湰.jpg


DSC_3834_鍓?湰.jpg


DSC_3836_鍓?湰.jpg


DSC_3841_鍓?湰.jpg


DSC_3842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请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DSC_2324_鍓?湰.jpg

DSC_2325_鍓?湰.jpg


DSC_2326_鍓?湰.jpg


DSC_2328_鍓?湰.jpg


DSC_2330_鍓?湰.jpg


DSC_2331_鍓?湰.jpg


DSC_2333_鍓?湰.jpg


DSC_2341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2: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这些雕刻匠师,承担着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却又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在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如喜悦、慈祥、威严、矜持、苦痛,以至作为至高无量主宰的佛之庄严肃穆,胁侍人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结果。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祖和人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变化的多样,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外来文化,在技法、风格上精心创造、大量创新、突破传统、刻意经营的结果。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DSC_2342_鍓?湰.jpg


DSC_2343_鍓?湰.jpg


DSC_2348_鍓?湰.jpg


DSC_2349_鍓?湰.jpg


DSC_2344_鍓?湰.jpg


DSC_2345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