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108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5-5-2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131 次 组织活动:3 次 签到天数: 8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皖江开发、积极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决策和王三运省长提出的将滁州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与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大滁城”建设,努力将滁州打造成东向发展的新型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和第一站。
一、抢抓机遇,积极谋划“三园”战略规划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组织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着手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规划、大琅琊山风景旅游度假区规划和滁州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研究,明确了以滁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大琅琊山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沿宁洛高速、104国道的产业发展主轴和沿滁宁快速通道的生活服务主轴“三园”规划构想,通过“滁来全”区域统筹、轴向发展、组团布局,实现资源、基础设施共享,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将总面积80平方公里的滁州高铁站前区、城南新区、南谯乌衣新区、琅琊新区、科教园区和汊河新区作为“新家园”重点发展区域。
着手进行的240平方公里大琅琊山地区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发挥琅琊山独特区位优势,对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进行整合,努力打造景色优美、充满活力的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城市魅力后花园,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知名的休旅度假目的地。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规划,是以现有的省级工业园区为核心,以来安、全椒、水口、汊河为组团,在宁洛高速公路和滁州到汊河104国道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走廊,着力打造15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同时,认真规划一批产业转移特色园区。
二、重点突破,快速推进“三园”建设
(一)加速建设与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
以“大滁城”建设为载体,重点实施8.3平方公里城南政务新区。目前,已初步完成政务新区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文体中心、“四馆一广场”及9个部门高层办公建筑、龙蟠小区、滁州中学(高中部、初中部)、实验小学、第二人民医院等公共事业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规划总用地45平方公里高铁站前区,规划容纳人口40万人,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即将建成运行,站前区南北地区的开发也已同步启动。
地处皖苏接合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乌衣新区正在加紧建设。首期面向南京的碧桂园生态度假项目即将启动。
与南京浦口高新区一河之隔,规划20平方公里的汊河新区将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商贸居住的现代生态之城和南京卫星镇。国内一些大型投资集团正在洽谈进入,我市与南京的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规划13平方公里的科教园区正在组织实施,建成后将成为滁州市教育科研中心。
(二)精心打造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
在加大115平方公里范围风景名胜区保护力度同时,加快琅琊山丰乐亭景区、醉翁亭景区、龙尾山景区建设,努力打造国内知名旅游品牌;利用大琅琊山腹地125平方公里独特山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度假、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目前,中旅、世纪金源等一些大型旅游开发集团的农业生态观光、商务休闲度假项目正与我市加紧对接,即将进入。清流河公园、龙蟠河公园、菱溪湖公园、南湖二期、丰乐亭公园也加紧建设,我市正按照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加速魅力后花园的建设速度。
(三)着力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是在大滁城地区,以滁州东北工业园区为核心,统筹来安、全椒、水口、汊河各工业组团,打造功能明晰、各有分工的“一核四组团” 产业空间布局。
滁州东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家电、电子、汽车、绿色照明、新材料、物流运输六大产业。以扬子空调、康佳电器、康佳电子、科思彩电等为主家电企业;长丰扬子皮卡、扬子客车等为主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杰事杰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起步区位于城东北工业园区以东,马滁杨高速以西,规划总面积47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窗口区域和集中配套区域,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示范新城。
规划的水口工业组团与东北工业园区规划毗邻,将作为跨省合作共建园区。汊河工业组团将是市县共建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配件和以建材交易为主的商贸物流产业。
来安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光伏、机械加工产业和建材交易。
全椒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和服装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