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638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1-10-21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一偏僻角落捡到一本没有封面与底页残缺不全的杂志上读到这段“凤阳花鼓”。推想这本杂志当是"文革"前出版的刊物,内容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民间流传,刊物出版的年代距今恐怕也有近半个世纪了.我读到这段文字以后,极为欣赏并深受感染,于是用张纸片抄录下来,保存至今.
凤阳花鼓”起自民间秧歌,其中的内容尽管残缺不全,但它所表现的那种如泣如诉的哀怨,让人久久难以释怀。同时也使人深深感受到我国民间文学的无穷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更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且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描金花鼓两头圆,趁得铜钱也可怜。五间房间三间草,愿与情人守到老。青草枯时郎不归,枯草青时妾心悲。
唱花鼓,当哭泣,妾貌不如郎在日。凤头鞋子踏青莎,低首人前唱艳歌。妾唱艳歌郎起舞。百药哪有相思苦。郎住前溪妾隔河,少不风流老奈何。
唱花鼓,走他乡。天涯踏遍访情郎,白云千里过长江,花鼓三通出凤阳,凤阳自出朱皇帝,山川枯槁无灵气,妾生爱好只自怜。别抱瑟琶不值钱。
唱花鼓,渡黄河,泪花却比浪花多。手提花鼓向长街,弯腰拾得凤头钗。双凤蹁跹落钗股,妾随阿婆唱花鼓。
唱花鼓,过沙场,白骨如山不见郎,阿姑娇小颜如玉,低眉好唱懊侬曲,短衣健儿驻足听,胯下宝刀血犹腥。
唱花鼓,听不得,晚来沙场一片月,只恐照见妾颜色。欲啼不啼干吃吃,残杯冷羹沿门乞。东邻小姐新嫁娘,窄衣小鞋时世妆。可怜侬似寄生草,容颜哪及邻姐好。唱花鼓,待郎迎,回眸一笑百媚生。
歌词不加藻饰,兴列成章,语言质朴深厚,曲调婉转隽快,是我珍藏四十年之久的民间文学珍宝.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天空夕阳
| + 2 |
+ 8 |
值得珍藏的民间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