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bmhcydx - 

来安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意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呀,动词,张开小口,没闭紧。
《说文解字》(大徐本)“呀:张口貌,从口,牙声,许加切。”
《字汇》“又牛加切,义同。”
1.门~一道缝
2.司马相如《上林赋》:“谽~豁閜”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音同“秦”,《集韵》“寻:徐心切。《说文》释理也。”动词,搜找、赚取
1.~死

2.~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萩,音同“秋”,动词,(烟)熏,呛人。《说文解字》(段注本)“萩:萧也。从艸,秋声,奇由切。”萩本是一种蒿类植物,气味郁臭,可辟毒气,古人新造好房室,就在室内烧萩、熏房子。
1. 空调屋不能抽烟,眼水都~出来了。
2. 《管子·禁藏篇》:“当春三月,~室熯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6-20 17: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正音误当方言,还整些错别字借代,实在太无知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mhcydx 于 2012-6-20 17:55 编辑

冉,rang2,形容词,松软,不结实。
《说文解字》(段注本)“冉:毛冉冉也。冉冉者,柔弱下垂之貌。”
1.床绷子有点儿~了
2.揉面水放多了,有点~了
3.他干一把手,有点个~,先当几年副职锻炼锻炼
4. 《文选·古诗十九首》“~~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厹,音同“肉”,形容词,磨蹭,“厹”,又写作“禸”,是同一个篆字的不同楷化。“禸”是万、禹等字的偏旁。“厹(禸)”也是“蹂”的古字。
《说文解字》(段注本)“厹:兽足蹂地也。象形,九声。人九切。”
《集韵》“蹂(厹):践也,如又切。”
快走,不要~了,眼看就迟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朒,音同“入”,动词,扭伤。《玉篇》“朒:女六切。缩朒不宽舒貌。”
1. 腰~了
2.《水浒传》四十二回:“也有闪~腿的,扒得起来奔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形容词,啰嗦、喋喋不休。
1. ~老太
2. 《红楼梦》二十四回:“贾芸听他~叨的不堪,便起身告辞。”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搲,音同“瓦”。动词,用手或瓢舀出。
《类篇》“搲:乌化切。吴人谓挽曰搲,或作攨。搲,又乌瓜切,手捉物。”
1. 从缸里~一碗米
2.元代《陈州粜米·第一折》:“他那边又~了些米去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枵,xiao,音同“消”。形容词,薄,不厚。《说文解字》(大徐本)“枵:虚也。许矫切。”
1.开空调睡觉,要盖一床~被子
2.这本书比那本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